垃圾滲透液主要來自于垃圾本身持水、垃圾分解產生的液體以及垃圾收運過程中帶入的雨水。其處理技術重點和難點在于
垃圾滲透液主要來自于垃圾本身持水、垃圾分解產生的液體以及垃圾收運過程中帶入的雨水。其處理技術重點和難點在于:
1、準確預測設計水量和水質
準確預測設計水量和水質是工程設計的基礎,滲透液的日產生量應考慮集料坑中垃圾的停留時間、主要成分以及當地的降雨量等因素。
2、生化處理
垃圾滲透液的COD較高,直接采用好氧工藝則曝氣系統耗能過高,因此滲透液原液應先經過厭氧反應器降低有機污染物濃度后再進行好氧工藝處理。滲透液中的氨氮濃度一般在500~2500mg/L,因此好氧處理單元應選用脫氮負荷高、脫氮效果好的工藝。
3、膜系統的選擇
膜系統的選擇受設計出水標準的影響,當出水僅需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時,可以優先選擇納濾膜,濃液可經過適當處理后回流至生化系統。當出水不允許排放,需回用和實現“零排放”時,因此膜系統應選擇采用反滲透膜或者“納濾+DTRO膜”組合膜工藝。
